肝木生火,而膀胱以寒水侮之,故太阳脉胜,一阴肝气虽强,不能禁止,由是而风寒相挟,内乱五脏,肝气受伤,故发为惊骇之病。乾之初爻,乘于坤之初爻,而生长男,震也。
有所失亡,所求不得,则发肺鸣,鸣则肺热叶焦,发为痿。邪在阳则热,邪在表则无呕满等症,邪在里则胸满干呕不能食。
如肝待甲乙,心待丙丁,脾待戊己,肺待庚辛,肾待壬癸,病必已矣。然余寒尚在,若阴气或胜。
巨阳主气,气言表也。病在阴而见阴脉者为顺,故生见;阳脉者为逆,故死。
春秋为阴阳和平之候,得其和气,故可以生;冬夏乃阴阳偏胜之时,阳剧于夏,阴剧于冬,故死。五脏之痹,上文虽已详言,然犹有其辨者如此,又可因之以知其聚在何脏也。
阴盛而上走于阳明,阳明络属心,故曰“上走心为噫”也。热甚则必涸其所注之水,故小腹不满而便不利,故名之曰蓄热,主以五苓去桂,加滑石以清利其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