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中痛,自烦发热,当脐跳,其脉沉,肾乘心伤之所致也尤怡曰:心伤者,其人劳倦,即头面赤而下重。无汗,谓伤寒也。
太阳、少阳并病,心下□,颈项强而眩者,当刺大椎、肺俞、肝俞,慎勿下之。问曰:何以知乘府?
吸促之「促」字,当是「远」字;吸远之「远」字,当是「促」字,方合病义,必传此承上文,言喘分三焦,有可治、不可治之辨也。五匕者,即今五铢钱边;五字者,抄之不落为度;一撮者,四药以升合分者,谓药有虚实轻重,不得用筋两,则以升平之。
百合一病,难分阴阳表里,故以百合等汤主之。若属表邪传入无形而有形,则痞满结胸,另有治法,均非宜矣。
少阴脉弦而浮,岂可谓如经乎?弱、沉而无力,候阴虚也,岂止发热而已,当改之。
□气者,□下痛,按之则愈,复发为□气。然其中尚有可采之句,所以各篇不动经文,强加注释,复录原文,附于卷末,以志阙疑云。